古人云急则治标,人多错解。太阳病脉浮紧,无汗,发热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。
病患胁下,素有痞气,连在脐旁,痛引小腹入阴筋者,此名脏结,死脏结无阳症,不往来寒热,其人反静,舌上苔滑者,不可攻也。以上皆湿热发黄也。
又如表症未解,而误下之,表邪内陷,系在太阴脾家阴经,而见下症者不用承气,而用桂枝大黄汤。 故唇焦之症,有用保和散,消导上部胃家食滞而愈者;有用承气汤,去下部大肠燥粪而愈者。
若表邪已解,当以此方清里。不瘥,与小柴胡加芍药。
脉但浮无余症者,则以麻黄汤。上焦受伤,则为痞、实,用小承气汤,枳实、浓朴除痞,大黄以泄实,去芒硝则不伤下焦血分之真阴,谓不伐其根也。
子盍与我言之。 曰∶温暑虽殊,亦冬时感受寒邪而不即散,在人身中伏藏,历二三时之久,天道大变,寒化为热。